细节的魅力

       ■ 林晓兰(广东)


       之前,也曾读过关于小说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像《小说课》中毕飞宇先生把自己的阅读经验渗透进写作现场进行现身说法,从而让人在其触类旁通的剖析中,对其读写出来的另一个个人事场景有了“身临其境”之感,还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因而,你就会发现封面的那句“带你进入最妙不可言的小说世界,经典原来可以这样读 ”的荐语绝非煽情的广告。


       《小说课》集中了毕飞宇先生在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讲授小说的讲稿,在这些讲稿中,作者以小说创作者“内行人”的视角,深入到中国古典小说《促织》《红楼梦》《水浒传》中的相关章节,以及哈代、海明威、奈保尔、鲁迅等名家笔下的作品内部去另辟蹊径,捕捉文本中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在触类旁通的解构中,鞭辟入里地完成了他充满个人风格的精妙解读。让人在这些精妙的解读中,不得不承认,细节之于任何成功的作品永远不仅如血肉般重要,更是如灵魂级别般的“非如此不可”。事实上,在阅读中,不管是事件的发展与反转、还是人物的塑造、成长与身份的转变,叙述与抒情中,你都会发现,不管是‘浓妆’还是‘淡抹’的细节描写,经常都会把读者拉进故事与人物的视角中,去身临其境地感受着故事与人物的蝶变。故而,在这本书中,作者更是通过对10多篇经典文学作品偏向于细节化的解读,来完成了对“以小见大”的小说内涵的呈现、包括对“小说内部的逻辑与反逻辑”等等一个个小说常识现身说法的讲解。


       以致,在作者对“细节描写”的‘有意无意’的重视与丝丝入扣、感同身受的解读里,你会发现“细节”原来不仅如此迷人,甚至原来还可以如此“致命”!比如在《“走”与“走”——小说内部的逻辑与反逻辑》一文中,作者对林冲的行为与心理变化的细节的捕捉,并随之带来的充满个性化的解读便足以让人震撼了!在此文中,作者选取了《水浒传》中林冲被逼上梁山前的这个片段来与《红楼梦》中描写王熙凤探望生病的秦可卿走出屋子之后的片段进行对比,提炼出那一个个之于作品而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细节,来解读出在“逻辑”与“反逻辑”的内在联系下,环境与人物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作者意料之中(比如林冲最后‘理所当然’的“上梁山”)与意料之外(比如出了秦可卿的屋子之后王熙凤的‘匪夷所思’的行走)、是如何“走”出他们各自的内心选择与各自的性格特点。在解读林冲在被迫上梁山前的这段描写,在作者抽丝剥茧的解读中,你会发现,原来这些细节竟是可以如此触目惊心地如魔鬼般把林冲一步步推向了他本不想去的地方,最终逼上梁山,变成了他“想走也得走,不想走也得走”的别无选择的境地。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作者说是事物发展的逻辑关系使林冲必须“这么走”,于是,为了进一步说明逻辑关系之于人物塑造的重要性,作者先借用金圣叹对林冲的评价“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然后再用后面的这一段林冲杀了陆虞候和富安之后冷静至极的细节描写是如此触目惊心:

       “(林冲)将尖刀插了,将三个人的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胳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东头去。”


       场面是如此血腥,林冲却处理得如此冷静,可见林冲内心是何其“黑色”“畸形”“变态”(作者语)。但我们也不禁产生了疑问,林冲作为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处于中层的社会地位,又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他怎么可能会有如此‘不正常’的心态呢?但这些其实都是表象,回顾前面情节,其实,在他心里更多的是长期屈服于小人之下的忍气吞声而积压下来的负面情绪。因而,小说情节一旦走到了可以发泄的地方,人物的内部世界也便在这些魔鬼细节中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了。所有这些,都离不开逻辑关系在其中产生的作用,因为一开始,我们认识的林冲,是个怕事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造反,直到被发配充军,他也不曾想到要造反,那么,是什么逼他造反?我们一直以来都知道林冲被逼上梁山时是在风雪夜,风雪似乎只是一个巧合的天气。然而,在毕飞宇先生抽丝剥茧的解读中,才恍然天气竟也成了高俅等黑暗势力处心积虑除掉林冲的恶棋、因而也明白了不仅天气是精心挑选的、连地点也是精心挑选的,就这样,一个个的魔鬼细节便形成一股逻辑力量,让林冲“非走不可”。而作者对这些关于促成林冲“非走不可”的细节描写的讲解,更是无异于带我们来到了故事的现场,一起和林冲去步步惊心地“遭遇”一个又一个逼他走上梁山的致命细节——


       因为“雪太大”把房子压塌,林冲才能离开草料场,来到了山神庙;因为“风太大”,所以山神庙里的林冲要“关门”(如果风不大,林冲就不用关门,即使关门,也不用大石头堵在门后),如此,造成了陆虞候他们不可能和林冲见面,这也为后面林冲亲耳听到门外陆虞候他们密谋烧草料场、欲置林冲于死地的阴谋埋下了伏笔。因而,也就有了作者如此生动解读这个“关门”的细节寓意了:


       “现在,这块大石头不再是石头,它是麦克风,它向林冲现场直播了陆虞候和富安的惊天阴谋。这块大石头不只是将庙外的世界和庙内的世界阻挡开来了,同时,这块大石头也将庙外的世界和庙内的世界联系起来了。”


       如此触目惊心的细节,不禁让人想起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思关于细节的一句话“细节是有生命的细胞”,确实,在这段作者对细节的解构里,我们不是“读到”,而是“看到”这些魔鬼细节已不仅仅是文字了,他们其实就是高俅父子派来的爪牙,正一步步地将林冲逼到了忍无可忍的境地,因而,一向胆小怕事的人在这些逻辑性的细节描写中,林冲的“杀人造反”也便成了理所当然的“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了。


       如果说,“林冲风雪夜上梁山”这个片段中,我们在作者的妙解下领略到了小说内在逻辑描写之下细节的“致命”,那么,在《红楼梦》的第七回中,作者对凤姐探望秦可卿之后的反逻辑描写,则让我们领略到了细节的“可怕”:


       作者在第七回中,选取了王熙凤探望了秦可卿走出屋子之后的场景“凤姐正自看院中的景致,一步步来赞赏”,作者便在这里指出了这个细节描写的“反逻辑”,事实上,也是这个细节“出卖”了凤姐的性格特点:终究是虚伪的人,即使秦可卿明摆着跟她关系很好,刚才在探望秦可卿还“探望结束了,因为悲伤,王熙凤眼睛红红的,她离开病人秦可卿。”可现在一出屋门,这个细节便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般切换了,只是这也未免切换得太快了!而这,便成了作者所指的“反逻辑”描写的有力证据,尽管,我们一般都已先入为主地认识到凤姐的虚伪个性,但,毕飞宇先生的庖丁解牛般的精妙解读下,凤姐的“虚伪”却是如此入木三分地“使人怕”——


       “……王熙凤这个女人有两个不同的侧面,在公众面前,也就是‘当面’,她的心中‘装满了所有的人’,她对每一个人都是无微不至的;到了私底下,也就是‘背面’,她的心中空无一人……她唯一放在心上的,其实是欲望,她惦记的是‘便宜’,是‘背地里’……”


       诸如此类,在作者解读蒲松龄的《促织》一文中,对一个个细节所显现出来的悲剧性,同样也是泪目且深思。


       ……


       行文至此,蓦地想起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话:细节决定成败。虽是老话,却真的无法抹杀,甚至忽视那些经典篇章中“细节”张力之处的饱满与杀伤力。不信,在《小说课》一书中,还有更多精彩的“文学现场”,等着我们去领略其形形色色的“细节”,在毕飞宇先生的解构下所带来的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