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医护人员的努力,是常识也是文明

       近日,#医生反复3次发烧依然坚持坐诊#的词条登上了微博热搜,山东烟台山医院感染科负责人于潮晓医生阳后已经反复发烧3次,却因放不下患者依然坚守岗位。#护士难受站不稳强撑在工作台配药#、#护士高烧晕倒醒来担心无人上班#等类似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从最初的“向这些医护工作者学习”到“不要歌颂苦难,照顾好自己才能医治更多病人”,公众对此类事件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


       诚然,面对“带病工作”“坚持住不倒下”的医护工作者,我们钦佩他们的责任担当,也希望他们平安健康。但看到这些报道,我们内心难免五味杂陈。医生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没有颂歌里的那样坚强,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也是一个需要精神和物质需求的人,不能把医护工作者的无奈当作道德的标杆。


       停止歌颂,开始反思,力求改变。余华在《活着》里写道:“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苦难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我们本应反思造成苦难的原因,去争取克服它,对于苦难的现实力求改变,而不是冷眼旁观,更不应该不求改变,只是对遭遇困难的人们不断加以赞美。我们应该明白,赞美无疑是一种鼓励,而此时的盲目赞美无疑是一种残忍。比起讴歌那些英雄的"苦难",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使他们"不用再遭受苦难"。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应该思考正面歌颂的意义,“歌颂苦难”是为了什么?电影《我不是药神》推动了医保政策改革,惠及更多的病症,使得药品得以进入议价时代;山村校长张桂梅,推动了社会关注山村教育,使得贫困女孩有机会进入大学……这类歌颂能够聚焦社会关注,合力解决问题。拍摄苦难,歌颂苦难,歌颂的不是苦难本身,而是这一个又一个故事里的人,同时也是在现实存在的艰难条件下,不畏惧、不退缩、不怕困难的精神。


       保障医护工作者权益是双赢之举,而这还需各方齐发力。在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压力不断加大的局面之下,轮换休整、抗疫补助,“硬”措施要落实,做好切切实实的后方“后勤保障”工作,才能使广大医务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医疗救治工作当中。防护培训、心理减压,“软”服务更不可少,广大医务人员奋战一线,劳动强度大、工作压力大、心理负荷重,需要全方位关心关爱。作为普通大众,要信任和体谅医务工作者,不应该把他们当作永不疲劳、用不出错的机器,对他们的努力抱以尊重,对他们的疲惫抱以温情,是常识也是文明。█黄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