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看戏

       ■崔道斌(湖北)

       儿时看戏,与其说是看戏,不如说是看热闹。看舞台上一帮画着脸谱的人咿咿呀呀地唱,锣鼓音儿就响在耳边,只是不懂得欣赏。儿时看戏,其实对舞台上演着什么并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舞台下卖零食的小贩和香香的炒瓜子、鲜红的糖葫芦、冒着热气的烤红薯。

 

       儿时看戏,不是跑到后台看演员化妆换妆,就是凑到锣鼓师傅后面看敲锣打鼓。想想小时候的戏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贩夫走卒,都化作生旦净末丑,轮番出场,各人有各人的形象,各人有各人的声口,一开唱就显出老大的与众不同来。戏台上高度程式化的手法,一根马鞭代替千里马,千里江山一步跨越,手眼身法步一点儿都不能有任何差池,举手抬足之间唱出戏文,唱腔被锣鼓音儿夹裹着,如清风,如流水,如雷鸣,如山崩,如杀伐,世间万象都在方寸舞台上上演,那是何等的韵味,何等的精彩!


       有一句话叫做“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一点也不假,等我明白其中的道理之后,就再也看不到儿时的戏了。


       贾平凹在《看戏》一文中写到“听了秦腔,肉酒不香”。他如此描写农村看戏时的盛景:“杨树上,柳树上,槐树上,一个树杈一个人。他们常常乐而忘了险境,双手鼓掌时竟从树杈上掉下来,掉下来自不会损伤,因为树下是无数的人头,只是招致一顿臭骂罢了。”鲁迅在《社戏》中描述了小时候看戏的美好回忆,“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


       儿时记忆里,看得最多是现代京剧。尽管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京剧,却牢牢地记住了被大人们牵着手去看现代京剧的情景。印象最深的是《十五贯》《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还有豫剧《朝阳沟》。其实,当年我还无法理解《红灯记》的内容,只是记住了李玉和、铁梅、李奶奶这些英雄人物,也记住了王连举、鸠山这些反面人物。


       长大了,想看一出小时候看的戏,却找不到戏班了。后来有了电视,村里就不再“请戏”了。如今,每逢看到电视里播放地方小戏的节目,就常常勾起儿时看戏的回忆,一幕幕舞台上的情景和一个个熟悉而亲切的唱腔,叠加在我的记忆里,刻录在我的印象里,醇香而又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