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电话公开,不看形式看实效

       2月7日,广西南宁市向社会公开了46名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和纪委书记的电话号码,意在进一步优化当地营商环境,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随着此举引发社会关注,有媒体对所公开号码接听者是话务员而非领导本人提出疑问,网友对此讨论热烈。


       “领导直通电话”成为热议话题,本身说明了此举符合社会期盼,也反映着公众对举措的积极回应与有效监督,这样的“双向奔赴”对政策落实与改进、密切干群联系恰能起到良好促进作用。然而,比起争论“电话由谁接”,我们更应该将关注的目光转移到“问题是否解决”上来。


       对“领导直通电话”这类政策,公众应有正确理解。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有公布领导干部电话的举措,服务对象与方式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领导直通电话”不由领导本人接听,很多人便认为其落入“面子”工程的窠臼,实际上这是“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思维。南宁公开“领导直通电话”的目的是听取企业诉求,后续则有工作专班的方式对企业反映问题跟踪协调督办。可以说,电话公开打通了对话渠道,明晰了领导责任,无疑是政府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创新与进步。而对于这项工作究竟是“面子”还是“里子”,我们的评判不能浮于表面,还得实事求是、深入分析。


       “找一把手好办事”是一种传统的人治思维,却不能成为常态化、制度化的办事方法。电话公开举措本意是为了方便群众,加强社会监督,提高行政效率。但如果采取公开领导私人手机号或领导本人接听电话的方式,不仅领导本人的隐私权和休息权得不到保障,也难免会出现事情不分大小、不分职责系于一人的情况,使政府部门分工失序,最终降低了工作效率。且电话仅由领导本人接听,还可能涉及到违反程序与纪律的问题。由此看来,找专人办专事,领导直通电话设置话务员接听是更规范、高效的制度模式,有利于筛除无用信息、记录整理,从而提高受理、办理效率。


       接电话仅是政府部门服务处理问题的第一步,而不是关键一步,企业和民众反映的问题能否得到落实解决,才是衡量这一举措是否行之有效的“准绳”。目前看来,南宁市为保障举措落到实处,抽调政府各部门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对企业反映问题进行督办,来电受理情况以“日报告、周分析、月通报”的形式呈报负责领导,联动迅速高效,监督、回访制度较完善。老百姓可暂且放下对“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担忧,只待加以监督、静观后效。


       “落实才能出成绩,执行才能见成效。”无论是领导电话还是网络信访,都只是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载体工具,只有领导干部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领导直通电话”方能真正发挥实效。█刘知宜